双十一作为中国电商的标志性发明之一,已经走过十个年头。
每年都不例外的是,在双十一(和其它购物节),电商平台都尽力用数据表现出成交量之大,增长之高,购物速度之疯狂,等等。
除了常见的秀业绩的必要性外,疯狂的数据还可以 1. 加强运用消费者从众心理,让双十一买买买成为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大家都在这时候买嘛” 2. 强调抢购的速度给消费者更少的思考时间,“要第一时间抢,手慢无”
虽说我相信数据上不会假,但数据背后的内容值得细想。
比如 消费积聚在双十一所以九十十一三个月整体消费总额的影响?为了双十一数字好看牺牲的前后消费?消费总额实际没有增加多少?这个集聚效应应该近些年更明显。
比如 依靠平台整合,把更多渠道平台流量计算到阿里/京东等头部平台里,但实际没有额外增量(对于阿里/京东可能没有额外营收或极低;对于去年整体消费可能增长很低甚至为负,但更大一部分消费被计入了头部平台双十一数字)
两个字难讲。
可以肯定的是,天花板越来越近,高增长信手拈来时代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