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一部电影 – The Disaster Artist
这是一部2017年的电影,讲的是一个 2003 年的电影 The Room 的创作过程。
先来说一些 The Room。我还没有看过,但基本事实是这样 – 影片在引入很多情节线索之后随即又弃之不理;演员和场记无法理解相当一部分对白;角色身上出现了大量难以解释的情绪和性格转变;影片预算超过600万美元,首映两周票房仅1800美元;被评为the Citizen Kane of bad movies
之后 The Room 出现反转 – 被追崇成了极其火爆的另类电影 (cult film)
The Disaster Artist 上映后好评很多,目前IMDb评分 7.5/10,烂番茄评分 7.8/10,相当不错。
被二次创作似乎并不少见。鲁迅、鬼畜、The Room, etc.,其实某种程度是相通的。
有一个区别是二次创作的方向是否与一次创作类似。鲁迅或许是的,即大量的解读其实也确实是鲁迅本来想表达的意思;但很多鬼畜,还有The Room,或许不是。The Disaster Artist 里有镜头表现了 The Room 的导演在首映一开始的尴尬…
从某种角度来说,一次创作发布后,作者其实部分丧失了独占权。作者无法控制观众怎么想怎么理解。
但二次创作中尊重一下原作者,似乎也是可以的。
另外,如果原作者有个好心态,似乎ta的世界也美好很多 – 莫名其妙就火了,虽然不是按自己想象的方式。
如果把这个模式发扬光大 – 暴露自己不好的一面,引发嘲笑,引导搞笑的二次创作;之后再稍微洗白一下,再展现一些好的方面,人设一下就好了起来.. 主动引发二次创作的能量。
这一套好像并不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