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Art by Banksy & Sotheby’s Performance

10 月 5 日,在苏富比拍卖的 Banksy 2006 年作品 Girl with balloon 在落锤后被作者本人设计的碎纸画框碎了一半。

整个作品被重新命名 Love is in the bin。

Banksy B. 1974 GIRL WITH BALLOON signed and dedicated on the reverse spray paint and acrylic on canvas, mounted on board, in artist’s frame 101 by 78 by 18 cm. 39 3/4 by 30 3/4 by 7 in. Executed in 2006, this work is unique.
BANKSY, LOVE IS IN THE BIN, 2018

作者 Banksy 在 Instagram 上 po 出了自带碎纸的画框制作小视频,并 quota 毕加索

“The urge to destroy is also a creative urge” – Picasso

原本约 1 百万英镑的拍卖成交价,在一波戏剧性的操作后作品将大幅增值。

虽说 Banksy 说拍卖行并无参与 – 但无论怎样,这已经不单单是一幅画作,整个戏剧性故事都离不开 Sotheby。根据苏富比的 blog,这是首次在拍卖中卖出了行为艺术 (it marked the first time a piece of live performance art had been sold at auction, read more here)。

这是 Banksy,Sotheby,买方,以及现场观众共同完成的艺术。

期待多年以后的 Love is in the bin 的拍卖。

Tesla Has New Chairman, Facebook and More?

美国传统的董事会管理层双层结构在硅谷和科技行业不太流行。

给予创始人(们)极大自由和权力后,now funds are fighting back。

在公司蒸蒸日上的时候,换 board chair 的声音几乎听不见或被忽略;但一旦公司出现非短期问题,换 board chair 也被更多提及,并等待一些 “catalyst”

Tesla 要换 board chair 的声音不是一天两天,直到 Elon Musk 的 Twitter 被 SEC 盯上。 9/29,Musk 和 SEC 和解条款中包括了卸任董事长。

今天,几家基金要 Facebook 换 chairman 的提案再次被关注。过去几年 FB 表现已经很好,在 Zuckerberg 带领下社交巨头进入收入利润高增长。然而今年 Zuckerberg 的日子并不好过。一系列隐私方面的问题和激进的广告策略,让用户国会等各方都找到很多机会来 dis FB。

提案方包括 Trillium Asset Management (53,000 shares),以及纽约市 Comptroller 和三个州的 State Treasurer –  Illinois (190,712 shares) , Rhode Island (168,230 shares) and Pennsylvania (38,737 shares), New York City Pension Funds (4.5 million shares),大约近 500 万股(占 0.2%)。

现在 FB 的双层股权基本保证靠投票很难的;提案更多的为了公开讨论引起关注,为以后的契机做铺垫;如果 FB 或 Zuckerberg 出现一些现象级问题,可能也会有跟 Elon Musk 类似的场外和解。

GL to all

Netflix’s 130 Million 付费用户

Netflix 第三季度财报还是很可以的。

用户/付费用户的超预期增长支撑了 Netflix 的 growth story,股价反应很积极。

但同时我也感觉,高企的估值即将触碰到一些天花板。

  1. 美国付费用户已有  5696 万
    • 算上每个付费账户可以多人 access,这个数字接近美国付费 cable 用户数约 9000 万 – 1 亿
  2. 海外付费用户 7346 万
    • 虽说海外市场更广阔,算上印度、巴西等国家人口是相当多。但付费能力的用户依然有限,除去中国美国,除去网速欠佳,适合 Netflix 且能盈利的地区并不多。
  3. 其它公司如 Disney,  Amazon, Youtube 的 streaming service 将抢夺用户
  4. 在内容上,成本将提升。上游版权制作能力等整合聚集,bargain power 增强
  5. 商业模式上局限,不像爱奇艺可以采用被广泛接受的广告模式

与 Amazon 的关系 – 作为 AWS 的最重要客户之一,以及 Prime Video 的竞争对手,微妙;还有未来 Netflix subscription 可能与 Amazon Prime 终极会员体系的竞争。

在泛娱乐 streaming 领域,Facebook TV, Instagram TV, Snapchat 等争夺用户屏幕时间。

这么看来,Netflix 在 2019,有很多挑战需要正面对待。

Money-Printing Skydeck & 帝国大厦

芝加哥地标之一的 Willis Tower 是相当有江湖地位的一座高楼。

1973 年建成的时候叫 Sears Tower,成为当时全球第一高楼,1450 ft;2009 年更名为 Willis Tower;2015 年,BlackStone $1.3bn 拿下。

Willis Tower 第 103 层的 Skydeck 是相当著名的景点,是美国 highest observation deck

Image Source: theskydeck.com

周末去了一趟,也顺道好奇了一下 Skydeck 的盈利水平 –

The 103rd-floor Skydeck Chicago, which draws 1.7 million visitors per year…

In 2016, Skydeck revenue totaled $35.5 million, up from $28.7 million in 2014.

Operating income at the Skydeck rose to $29.9 million in 2016, up 22 percent from 2014, according to the Morningstar report. The observatory also is an extremely lucrative business, generating an operating profit margin of 84 percent last year.

部分报道的原文 link 已经打不开了,不确定数字是否属实;先把搜索的截图存下来

money printing…

简单 run 一下数字:平均 5000人/天,350天/年,$20/人 -> $35m,差不多

由于整个建筑的 modular 设计,skydeck 所在的第 103 层可以粗略估计一下,为 75 * 75 * 2 = 11,250 sqft,assume 是 10k sqft。

稍微查了一下附近 west loop 的 office 租金,assume $45/sqft/yr

skydeck 的收益用 $35m/10k sqrt 算一下,约是 $3500/sqrt/yr

money printing…


对比一下 Empire State Building – 有 86 层和 102 层两个 observatory,2017 年和 2016 年分别有 4.05 million 和 4.25 million 人次的 visitors,年收入分别为 $127.1 million 和 $124.8 million,人均约 $30。

考虑到纽约对比芝加哥、帝国大厦对比 Willis Tower,一些 premium 完全合理。不过帝国大厦的 operating margin 较低,2017 年约 76%,2016 年约 77%。

帝国大厦的 observatories 的收入也是占到帝国大厦总收入约 40%…

Source: Empire State Realty Trust 2017 Annual Report


Takeaway – 相比于租写字楼的公司,游客的钱好赚,好赚太多。

 



Gig Economy & Employment Issues in the 21st Century

今天公布的美国上一周 (9/23 – 9/29) Weekly Jobless Claims 降至 20.7 万例,接近 49 年低点。49 年最低点在两周前触及,9/9 – 9/15 那周的 Initial Jobless Claim 为 20.2 万例,是 1969 年 11 月以来的最低点。

昨天公布的 nonfarm private sector employment 数据也很出色,增加 23 万例。市场对于明天将公布 non-farm payroll 数据期望相当之高。

8 月的 unemployment rate 已降至 3.9%。Full-employment 社会的话题今年以来获得更多关注…

但在经济数据的背后,不应该忽视的是新型商业模式对于这些数据的影响 – uber, lyft, airbnb, grubhub, etc… so called “gig economy”。同时,原先简单粗暴的 employed/unemployed 划分已经不能充分反应新经济的就业问题。

把旧的思维模式强加在当前经济模式下,必然会有各式各样的问题:

  1. 原本 unemployed 人口通过 uber 等公司作为收入来源,没有 actively looking 或者没有 desire for or availability for work;然后一部分也不会当自己是 employed,由于是数据来源是 survey,最终导致部分人口没算在 labor force 里,不算做失业人口。一个参考是 08 – 13 年 labor participation rate 的下降。
  2.  gig economy 中的 “employer” 各方面没有保护,比如最低工资保障 mini wage,健康保险 health insurance,养老 pension,失业保护 unemployment insurance 等
    • 各州对于相关纠纷的判决有所不同,但都开始关注 independent contractor / employee 的问题。
    • 参考 case 1:加州 Lawson v. GrubHub,2 月 Judge Corley 支持 independent contractor [trial court];在下面的 case 之后,5 月 Lawson 上诉至 U.S. Court of Appeals for Ninth Circuit
    • 参考 case 2:加州 Dynamex Operations West, Inc. v. Superior Court,4 月底 California Supreme Court 支持按 employer 的划分,并采用 ABC test
      • (A) that the worker is free from the control and direction of the hiring entity in connection with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ork, both under the contract fo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ork and in fact;
      • (B) that the worker performs work that is outside the usual course of the hiring entity’s business; and
      • (C) that the worker is customarily engaged in an independently established trade, occupation, or business of the same nature as the work performed.
    • 参考 case 3:纽约州 The New York State Unemployment Insurance Appeal Board 于 7 月支持 uber driver 在失业保险方面应算作 uber 的 employee
    • 相关 case – 领取失业福利的同时开 uber:Lowman v. Unemployment Compensation Board of Review [Pennsylvania Commonwealth Court],“by occasionally accepting offers of work such as that afforded by Uber, an individual does not make a ‘positive step’ toward establishing an independent business”,参见 Bruce L. Baldwin 文章
  3.  under-employment 问题。当前 gig economy 中的 independent contractor 更偏向于 lower-skilled 工作;以及拉低整体的 productivity。这是个更长期的问题。

BLS 有一项统计,在 2017 年 5 月,美国约有 1.6 million electronically mediated workers, accounting for 1.0 percent of total employment;uber 今年 9 月在自己的 blog 中称已有超过 90 万的 driver,两个数据也算 consistent。

下图来自今年 9 月 JPM 的一篇 research,更直观,但有 bias,在 JP Morgan 开户的人更可能参与在 gig economy 中

从整体看,这还不是一个大规模群体,但不难想象这是一个持续增长的群体。在 AI 和娱乐的未来,gig economy 的作用将更加明显。

下个十年食物增量 – 非洲的谷物,印度的乳制品,中国的肉类

一篇关于未来十年全球农业发展的研究 – OECD‑FAO Agricultural Outlook 2018‑2027

Bloomberg 依此做的一张图拿来分享一下,原文链接

未来十年农业/食物增长主力将来自非洲和印度。不过这项研究的 assumption 是中国人口净增长放缓,到 2027 年近乎于 0 增长。

以及这项研究大部分结论都参照的是上涨前的油价。通过各种 pass through 以及肥料等成本提升,石油价格对食物价格影响不可忽略,并反而影响供需关系。

但各地区对于不同食物的 prefer 程度,确实值得参考。以及附上下图供参考,原文链接

Modern Communication (2)

在 Modern Communication (1) 的基础上,来想想怎么把商业模式分类。

这是一个不断被研究和改变的话题,今天也很难说已有商业模式已经完美。

我觉得大体可分为两大类,Pivotal & Complimentary – 主要商业模式和辅助商业模式。区别在于前者是自力更生的关键,后者更像是 good to have,或者未来收入空间有限。 每一个平台会涉及不止一种,范围限于上图中的平台。

Pivotal

  1. 绑定硬件,依靠硬件销售的 margin – 这是目前苹果 iMessage 独有的
  2. 广告/订阅号
    • 平台广告。平台可以分发,以信息流或一部分平台界面为主,偏 targeted ads – 这是主流之一,Facebook 的招牌,还有微信朋友圈,Instagram,微博,Twitter ,LinkedIn 等…
    • 进驻媒体/公众号的原生广告或其它商业行为。举个例子就是比如(自)媒体在微信上自带的广告,或者打赏、订阅等付费行为。
  3. 支付。微信支付本应该单独和 Venmo 或者 Square 比较… 但这也不能不算在微信的商业模式里。像腾讯做到这么成功,其它公司是相当羡慕的… 然而目前还是腾讯独一份,沾了原先的传统支付体验不好+现金社会的光。

Complimentary

  1. 依靠游戏。仅看游戏收入规模绝对可以算 Pivotal,本身也是高 margin 行业。但问题在于,没有社交平台游戏也可以独立赚钱。所以我觉得只应该算由于社交平台带来的用户黏度和推广速度等价值。这很难从游戏整体收入中分出来。anyway,我觉得游戏不是平台们本身的价值,所以放在 Complimentary 里 – 腾讯,Line,Facebook 等
  2. 表情 sticker 等辅助组件销售 – iMessage,Line 等
  3. 高级 Membership 和其它增值服务 – LinkedIn,QQ
  4. business account,主要指服务号,小程序可以看作半个高级服务号。这个模式我有点想放入 Pivotal,但觉得未来能扛起大旗的 revenue 还没有 foreseeable,或者会以支付等方式呈现 – 微信,WhatsApp,Line 等
  5. 平台周边产品 – Line 的线下店,形象的授权费;还有 Snapchat 的眼镜也算(尽管与 app 本身也相辅相成,但没有成为重要收入。不像 iPhone 等)
  6. 按使用量收费,这是 WhatsApp 创始人之一曾提出的,但还没有在哪个平台上被使用(没有画入图中的 Skype 在用),这有点像是退回以前的时代 – WhatsApp (proposed)

准备也画个图 – in process..

Modern Communication (1)

最近 FB 有一些新闻/变化出现在公众视野,并引起广泛关注,比如 instagram 创始人退出,WhatsApp 明年将插入广告,WhatsApp 创始人之一 Action 与福布斯的采访,5000 万用户数据受新发现漏洞影响,等等

Coincidently,腾讯 9 月 30 日宣布架构调整,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和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被重组的是移动互联网事业群(MIG)、社交网络事业群(SNG)、网络媒体事业群(OMG)。

全球(中美)最大的社交巨头最近的动作,集中反映出了 FB 和 腾讯,以及全行业对于商业化和未来方向的探索。这是一个已经持续数年的讨论、思考以及尝试,近期的事件更像是“仪式感”的体现。

借此机会,想来梳理一下自己的理解。准备分两篇 blog 来总结两个重点:产品划分和商业模式划分。


我认为,modern communication 可以分别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conversation-like 像对话一样的,比如微信和 iMessage 的聊天功能;另一种是 post + comment 发布 + 评论的模式,比如 Facebook 和新浪微博。

这两种模式是 spectrum 的两端,满足了不同的需求。当平台开始扩张,需要满足另一端及中间的需求,我们就可以看到:

  1. Facebook 上有私聊功能,后独立出了 [FB] Messanger;twitter 微博等平台等等也都出现私聊功能。
  2. 聊天类的平台也推出了 post + comments 的服务(但限定观众范围),比如微信的朋友圈,snapchat 的 stories 等。
  3. 限定观众的 post + comments 与全网可见的 post + comments 几乎没差别,后者只需要提供一些选项就行,比如 Facebook 上的仅好友可见,或者 Instagram 的 private 账户选项

稍作整理后,如下图。

仅从一个方面简单把产品归类。

下篇讨论商业模式。

Snapchat 的微信支付尝试

理论上说,Snapchat 有微信支付类似的一些基础,也做过不少相关尝试,但结果差强人意。有几个主要功能讨论一下。

「SnapCash」

2014 年开始与 Square 联手推出了 SnapCash,然而没有成功。彼时的 Venmo 已很大程度填补了这片空白(社交属性 + P2P payment + millennials),并于 12 年 8 月被 Braintree 收购;随后 13 年 9 月,当时仍属于 eBay 的 Paypal 收购了 Braintree;又过了一年后宣布 Paypal 从 eBay 分拆独立上市。

行业整合的迅速没有给 SnapCash 太多机会,而 2015 年 此前的合作伙伴 Square 也推出了自己独立的 Cash app,随后会成长为市值超越 Snap 的 Fintech 代表。

Snapchat 本身用户增长问题也负面影响了其它功能。18 年 8 月底,SnapCash 正式停止服务。

「SnapCode」

SnapCode 于 2015 年推出,本是类似于支付宝/微信支付的QR code,但一直没有进入主流。

可以作为添加好友的名片,作为网站链接/app下载的入口,作为支付码等等,理论上都是自然而可行的,然而 SnapCode 没能取得 QR code 的地位 – 我觉得有三点:1)被Snapchat自身用户和形象限制。这是特色,也是制约。如果当初腾讯推手机QQ支付而不是微信支付,估计难度要大一个数量级,尽管QQ比Snapchat形象更主流一些 2)美国广泛、根深蒂固、已被用户习惯的支付系统,已经距离现金社会较远,扫码支付没有在中国那样明显的比较优势 3)这种事儿整体的难度,与 Snapchat 的体量不匹配。即使高达300亿美元市值,Snap 在美国科技巨头面前还是个baby,相比之下阿里和腾讯在绝对体量上更合适(这里有些互为因果)

「Amazon 的合作」

与 Amazon 前几天宣布的合作(扫实物购买,以及特殊promo code)最好放在更大的语境里看。

Google 对于电商的野心不减,Facebook 也是。尤其通过 Instagram 的直接购买,甚至新出一个 IG Shopping 的 app,足以让 Amazon 产生危机感。中国市场中,拼多多的微信崛起,抖音对于爆款购物的影响力,淘宝的视频购物场景,也都足以让 Amazon 对电商有更深的理解。

Google Express 成立也有年头,但近一两年多更被重视。17 年 8 月,Google 与 Walmart 的联手成为可以威胁到 Amazon 的存在;之前 Google Express 还有 Costco 的合作,以及 17 年 10 月扩大了与 Target 的合作。

除此之外,Google 在 2017 年 10 月的 Google I/O 大会上正式推出了 Google Lens – 直接识别物体、文字等等,返回搜索结果等,最直接的一个应用场景就是购物。

不难看出,Amazon 在电商方面,也需要一些新的武器弹药,哪怕是名义上的,Snapchat 的合作水到渠成。于是,在 visual search 领域理解最深的公司中,形成 Amazon + Snap 与 Alphabet 的对垒。

另外,AWS 和 Google 都在给 Snapchat 提供云服务。


有些跑题了。回来

Snap 在做微信支付的道路上,有极大的阻力,没能通过 p2p payment 和 code 扫码站住脚。与 Amazon 的合作,至少在美国市场不会是长久之计;一方面,需要持续评估 Snap 作为独立公司的可能性以及 Evan 迎接收购的态度(还有腾讯 17.5% 的持股),另一方面,需要看 Snapchat 在全球其它市场对于电商、支付等领域的作用。在美国落后的身位,可以让 Snap 在全球其它市场学会怎样成功?

外送江湖 Food Delivery Landscape

简要地看了 Grubhub 外延式扩张后,我们来看看这片江湖里的其它角色。

本篇主要出场人物,除了上一篇blog里的Grubhub,还有 – DoorDash,UberEats,Postmates,Amazon,Square

「DoorDash 篇」

如果说 Grubhub 作为上市公司有融资优势,那是以前的资本市场 – 如今,stay private + huge raise 已是常事 (and thanks to SoftBank’s Vision Fund)。DoorDash 就是其中一例,18 年 5 月一轮 5.35亿美元, 8 月紧接着一轮 2.5 亿美元,粮草极其充足。新融资可以让 DoorDash 继续大力研发,同时大力在城市扩张,或是收购。

在这之前,17 年 9 月,DoorDash 收购了 YC 出品 Rickshaw;Rickshaw 的收购更是为了人和产品,预计不会明显增加收入,但在完善城市 delivery 系统上更进一步。

18 年原先专注做餐厅外送的也做起了零售外送,在 Postmates 与 Walmart 合作后不久,DoorDash 也宣布与 Walmart 合作。这原本是 Amazon + Wholefoods + Instacart 的故事,一直把 Amazon 作为究极对手的 Walmart 怎会示弱?餐厅外送和超市外送本也差别不大。这两个合作就这么顺理成章了。

DoorDash 在 18 年 8 月推出了 DashPass,一个类似于 Amazon Prime 的月费会员,$9.99/month,使得 $15 以上的外送订单都免运费。同行之中,Postmates 16 年开始推出类似产品,下面会说到。

「UberEats 篇」

2014 年开始时叫 UberFRESH,仅是整个 Uber app 中的一个功能,后来改名 UberEats, 2016 年成为一个独立的 app。

背靠 Uber 这座大山大概是最明显的标签。Uber 做外送是极其自然的,对于本身开 uber 的人来说,理解起来相当容易,而且有极易转化的 driver base。

Uber 今年 4 月收购 JUMP,共享电动单车,如此水到渠成浑然一体;uber 去年 10 月推出了信用卡,对于餐厅消费极其友好,推出相当多 local offer,如此水到渠成浑然一体。

Uber driver + JUMP + Uber credit card,加持之下 UberEats 想做小都难。

Uber 还有一手 – 扩大现有的 Uber monthly pass,跟 UberEats 搞 bundle… 还有一手 结合现有 Uber for Business,瞄准 2B 的餐饮外卖。

「Postmates 篇」

16 年 9 月 Founder Fund 领投 $140m,18 年 9 月 Tiger Global Mgmt. 领投 $300m;过去几年 Postmates 完成了几次小收购但与主营业务关系不大,主要 acquhire 招人扩大团队。

在今年早些时候,有传闻说 Postmates 与 DoorDash 合并,这是一个看上去很合理的上市故事,正如 13 年 Grubhub 与 Seemless 的合并上市。

然而,Postmates 有自己的想法。早在 16 年,Postmates 就找了 banker 为被收购做准备。那时候的情况大概是:1)高增长,但没有盈利(或接近?),2)15 年 2 月融完的 $80m 估计不剩多少,也在准备新的融资,3)然而 DoorDash 16 年 3 月完成 $127m 融资,uberEats 16 年独立 app 高调杀入,Amazon 通过 Prime Now 涉足餐厅外送,前方还有 Grubhub 这种已占据大市场份额的已盈利上市公司… 这不会是一场简单的战役,而且要存活下来要投入巨大,这也是新的融资的难处,4)15 年的估值已到 $400m。所以,不难看出找买家的难度。Grubhub 是潜在买家没错,但显然价格难以谈拢,并且上市公司盈利要受影响,还有融资退出股权等一些列问题。无果之后,原先的投资人就也果断跟注 $140m。

这场战役没有停止的迹象;16 年找不到买家,18 年也没有太多变化。DoorDash 18 年被靠软银,新获大量资本去打一仗;Postmates 自然不会退后,Tiger Global  也 $300m 加码这场巨大战役。

背后的资本也很明白,要能奠定行业格局,尤其在大公司会参与的时候,小打小闹都没有用,等于白烧。要烧就要烧大。

忘了说,Postmates 16 年就推出的类似 Amazon Prime 的会员,把这项意料之中的创新引入外卖行业,$9.99/month,超过 $30 订单免运费,之后不断降低门槛到$25, $20, 部分地区低至 $15。当 DoorDash 今年也推出了类似产品.. 双方目前应该是越走越远了。有融资可以抢用户,比合并收购成本低… 而且信任自己团队和能力,给以后可能的交易加筹码。

「Amazon 篇」

Amazon 的逻辑是相当清晰的。从已有的业务延伸出 Amazon Prime Now 和 Amazon Prime Fresh,配合去年收购的 Whole Foods,线上线下的新零售 – 教父级别的故事。

餐厅方面感觉不是当下重点,看不到 Amazon 的发力。而且众多资本介入,Amazon 自己也要考虑投入和回报。暂时不重点做餐厅也是可以接受的,还有 grocery食材水果等外送市场需要征战。

不用说 Amazon 的其它战场。战场有点太多了。

Amazon 或许会收购?但个人觉得 Jeff 会很 prefer 依靠自己的团队,并且做出不一样的产品,降维进入这个市场。

「Square 篇」

Square 作为 POS 系统起家的新晋大哥,从另一个角度很早就切入了餐饮。Square 在 14 年 $90m 收购了 Caviar,直接切入餐饮外卖;17 年收购了 OrderAhead;18 年收购了  Entrees On-Trays;18 年 5 月,Square 发布了 Square for Restaurants,一个 all-in-one 的餐厅收银管理系统,包括餐座的管理、后台烹饪的管理、员工收入和小费、供应链金融、推广、数据分析… 还有配合 Caviar 的外送系统。Killing it

Square 在餐饮,更像是可以降维打击的角色

还有 Caviar 配送员可以直接通过 Square Cash App 收工资… 一个扩大 Cash App 使用的 synergy

如果说 Grubhub 等公司做了很多横向整合,Square 是把餐厅各方面需求打通,是一个纵向的思路。再加上一些横向外送的收购,Square 的布局十分得立体。

「Grubhub」

回到 Grubhub 身上… 现在的问题是,是派增长的速度快,还是其它竞争者抢得更快?长期来看,assume first-mover advantage 减弱,Grubhub 还有哪些优势?

「未讨论的问题」

  • 对于餐厅的管理,所谓 in-network merchant partner
  • 对于送单人员的管理,所谓 delivery partner
  • 海外市场的扩张
  • fee structure (tho similar)
  • 与餐饮连锁的关系
  • lots of legal issues – resell foods? food handler permit? conflicts with restaurants? independent contractor (y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