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s 130 Million 付费用户

Netflix 第三季度财报还是很可以的。

用户/付费用户的超预期增长支撑了 Netflix 的 growth story,股价反应很积极。

但同时我也感觉,高企的估值即将触碰到一些天花板。

  1. 美国付费用户已有  5696 万
    • 算上每个付费账户可以多人 access,这个数字接近美国付费 cable 用户数约 9000 万 – 1 亿
  2. 海外付费用户 7346 万
    • 虽说海外市场更广阔,算上印度、巴西等国家人口是相当多。但付费能力的用户依然有限,除去中国美国,除去网速欠佳,适合 Netflix 且能盈利的地区并不多。
  3. 其它公司如 Disney,  Amazon, Youtube 的 streaming service 将抢夺用户
  4. 在内容上,成本将提升。上游版权制作能力等整合聚集,bargain power 增强
  5. 商业模式上局限,不像爱奇艺可以采用被广泛接受的广告模式

与 Amazon 的关系 – 作为 AWS 的最重要客户之一,以及 Prime Video 的竞争对手,微妙;还有未来 Netflix subscription 可能与 Amazon Prime 终极会员体系的竞争。

在泛娱乐 streaming 领域,Facebook TV, Instagram TV, Snapchat 等争夺用户屏幕时间。

这么看来,Netflix 在 2019,有很多挑战需要正面对待。

Modern Communication (2)

在 Modern Communication (1) 的基础上,来想想怎么把商业模式分类。

这是一个不断被研究和改变的话题,今天也很难说已有商业模式已经完美。

我觉得大体可分为两大类,Pivotal & Complimentary – 主要商业模式和辅助商业模式。区别在于前者是自力更生的关键,后者更像是 good to have,或者未来收入空间有限。 每一个平台会涉及不止一种,范围限于上图中的平台。

Pivotal

  1. 绑定硬件,依靠硬件销售的 margin – 这是目前苹果 iMessage 独有的
  2. 广告/订阅号
    • 平台广告。平台可以分发,以信息流或一部分平台界面为主,偏 targeted ads – 这是主流之一,Facebook 的招牌,还有微信朋友圈,Instagram,微博,Twitter ,LinkedIn 等…
    • 进驻媒体/公众号的原生广告或其它商业行为。举个例子就是比如(自)媒体在微信上自带的广告,或者打赏、订阅等付费行为。
  3. 支付。微信支付本应该单独和 Venmo 或者 Square 比较… 但这也不能不算在微信的商业模式里。像腾讯做到这么成功,其它公司是相当羡慕的… 然而目前还是腾讯独一份,沾了原先的传统支付体验不好+现金社会的光。

Complimentary

  1. 依靠游戏。仅看游戏收入规模绝对可以算 Pivotal,本身也是高 margin 行业。但问题在于,没有社交平台游戏也可以独立赚钱。所以我觉得只应该算由于社交平台带来的用户黏度和推广速度等价值。这很难从游戏整体收入中分出来。anyway,我觉得游戏不是平台们本身的价值,所以放在 Complimentary 里 – 腾讯,Line,Facebook 等
  2. 表情 sticker 等辅助组件销售 – iMessage,Line 等
  3. 高级 Membership 和其它增值服务 – LinkedIn,QQ
  4. business account,主要指服务号,小程序可以看作半个高级服务号。这个模式我有点想放入 Pivotal,但觉得未来能扛起大旗的 revenue 还没有 foreseeable,或者会以支付等方式呈现 – 微信,WhatsApp,Line 等
  5. 平台周边产品 – Line 的线下店,形象的授权费;还有 Snapchat 的眼镜也算(尽管与 app 本身也相辅相成,但没有成为重要收入。不像 iPhone 等)
  6. 按使用量收费,这是 WhatsApp 创始人之一曾提出的,但还没有在哪个平台上被使用(没有画入图中的 Skype 在用),这有点像是退回以前的时代 – WhatsApp (proposed)

准备也画个图 – in process..

Modern Communication (1)

最近 FB 有一些新闻/变化出现在公众视野,并引起广泛关注,比如 instagram 创始人退出,WhatsApp 明年将插入广告,WhatsApp 创始人之一 Action 与福布斯的采访,5000 万用户数据受新发现漏洞影响,等等

Coincidently,腾讯 9 月 30 日宣布架构调整,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和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被重组的是移动互联网事业群(MIG)、社交网络事业群(SNG)、网络媒体事业群(OMG)。

全球(中美)最大的社交巨头最近的动作,集中反映出了 FB 和 腾讯,以及全行业对于商业化和未来方向的探索。这是一个已经持续数年的讨论、思考以及尝试,近期的事件更像是“仪式感”的体现。

借此机会,想来梳理一下自己的理解。准备分两篇 blog 来总结两个重点:产品划分和商业模式划分。


我认为,modern communication 可以分别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conversation-like 像对话一样的,比如微信和 iMessage 的聊天功能;另一种是 post + comment 发布 + 评论的模式,比如 Facebook 和新浪微博。

这两种模式是 spectrum 的两端,满足了不同的需求。当平台开始扩张,需要满足另一端及中间的需求,我们就可以看到:

  1. Facebook 上有私聊功能,后独立出了 [FB] Messanger;twitter 微博等平台等等也都出现私聊功能。
  2. 聊天类的平台也推出了 post + comments 的服务(但限定观众范围),比如微信的朋友圈,snapchat 的 stories 等。
  3. 限定观众的 post + comments 与全网可见的 post + comments 几乎没差别,后者只需要提供一些选项就行,比如 Facebook 上的仅好友可见,或者 Instagram 的 private 账户选项

稍作整理后,如下图。

仅从一个方面简单把产品归类。

下篇讨论商业模式。

Debit Card Redefined – 背靠 Visa & Mastercard 的 Square & Venmo

Square 和 Paypal 是两家相当有声音的 fintech 公司,Square Cash app 和 Venmo app 分别是它们旗下的 p2p 支付载体。

虽然早就关注,但今天才申请了他们各自的 debit card – Cash Card (by Square) 和 Venmo Card (by Paypal)。

Cash Card 是去年推出的,4 月宣布,5 月开始预定;Venmo Card 是今年 6 月正式推出。Cash Card 接入 Visa 网络,Venmo Card 接入 MasterCard 网络。

Debit card 不新鲜,背后要有银行。Cash Card 是 Sutton Bank,Venmo Card 是 The Bancorp Bank。从这种程度来看,相当于把很多监管问题外包,从而自己更多地服务消费者。

(PayPal 也有以 PayPal 为形象主题的 debit card 和 credit card,之前就有不少发卡的尝试,但这里想聚焦一下从 P2P 支付中走出来的 debit card,也就是 Venmo 和 Square Cash)

通过这种方式,Square 和 Paypal 尽可能地想成为新一代消费者的新一代的银行,尽管它们不是银行;在此之上把所有银行已有的、有实际用途的业务再重新做一遍。

再举一个例子就是贷款业务。Square Capital 通过 Celtic Bank,目前放贷大小为 $500 – $10k,Paypal Business Loan 通过 WebBank,目前放贷大小为 $5000 – 50k

还有 payroll/payouts 等

把传统的业务和需求,用新的方式呈现,把用户体验放到首位,这是一个 square 和 paypal 在赛跑的路上(square 隐有后来居上的势头)挑战传统玩家的故事。

Snapchat 的微信支付尝试

理论上说,Snapchat 有微信支付类似的一些基础,也做过不少相关尝试,但结果差强人意。有几个主要功能讨论一下。

「SnapCash」

2014 年开始与 Square 联手推出了 SnapCash,然而没有成功。彼时的 Venmo 已很大程度填补了这片空白(社交属性 + P2P payment + millennials),并于 12 年 8 月被 Braintree 收购;随后 13 年 9 月,当时仍属于 eBay 的 Paypal 收购了 Braintree;又过了一年后宣布 Paypal 从 eBay 分拆独立上市。

行业整合的迅速没有给 SnapCash 太多机会,而 2015 年 此前的合作伙伴 Square 也推出了自己独立的 Cash app,随后会成长为市值超越 Snap 的 Fintech 代表。

Snapchat 本身用户增长问题也负面影响了其它功能。18 年 8 月底,SnapCash 正式停止服务。

「SnapCode」

SnapCode 于 2015 年推出,本是类似于支付宝/微信支付的QR code,但一直没有进入主流。

可以作为添加好友的名片,作为网站链接/app下载的入口,作为支付码等等,理论上都是自然而可行的,然而 SnapCode 没能取得 QR code 的地位 – 我觉得有三点:1)被Snapchat自身用户和形象限制。这是特色,也是制约。如果当初腾讯推手机QQ支付而不是微信支付,估计难度要大一个数量级,尽管QQ比Snapchat形象更主流一些 2)美国广泛、根深蒂固、已被用户习惯的支付系统,已经距离现金社会较远,扫码支付没有在中国那样明显的比较优势 3)这种事儿整体的难度,与 Snapchat 的体量不匹配。即使高达300亿美元市值,Snap 在美国科技巨头面前还是个baby,相比之下阿里和腾讯在绝对体量上更合适(这里有些互为因果)

「Amazon 的合作」

与 Amazon 前几天宣布的合作(扫实物购买,以及特殊promo code)最好放在更大的语境里看。

Google 对于电商的野心不减,Facebook 也是。尤其通过 Instagram 的直接购买,甚至新出一个 IG Shopping 的 app,足以让 Amazon 产生危机感。中国市场中,拼多多的微信崛起,抖音对于爆款购物的影响力,淘宝的视频购物场景,也都足以让 Amazon 对电商有更深的理解。

Google Express 成立也有年头,但近一两年多更被重视。17 年 8 月,Google 与 Walmart 的联手成为可以威胁到 Amazon 的存在;之前 Google Express 还有 Costco 的合作,以及 17 年 10 月扩大了与 Target 的合作。

除此之外,Google 在 2017 年 10 月的 Google I/O 大会上正式推出了 Google Lens – 直接识别物体、文字等等,返回搜索结果等,最直接的一个应用场景就是购物。

不难看出,Amazon 在电商方面,也需要一些新的武器弹药,哪怕是名义上的,Snapchat 的合作水到渠成。于是,在 visual search 领域理解最深的公司中,形成 Amazon + Snap 与 Alphabet 的对垒。

另外,AWS 和 Google 都在给 Snapchat 提供云服务。


有些跑题了。回来

Snap 在做微信支付的道路上,有极大的阻力,没能通过 p2p payment 和 code 扫码站住脚。与 Amazon 的合作,至少在美国市场不会是长久之计;一方面,需要持续评估 Snap 作为独立公司的可能性以及 Evan 迎接收购的态度(还有腾讯 17.5% 的持股),另一方面,需要看 Snapchat 在全球其它市场对于电商、支付等领域的作用。在美国落后的身位,可以让 Snap 在全球其它市场学会怎样成功?

Alphabet (Google) 的战争,拳打四方

今天从另外一个角度浅显地考虑了Google与其它巨头的战争 – FAMA (Facebook, Apple, Microsoft, Amazon)

按照我认为最明显最直接的矛盾排序:

  1. Google vs. Apple:Android vs. iOS 的战争已持续多年,在增量市场减少的大环境下,Android在中高端市场的冲击也愈加猛烈。操作系统之战是终极生态的用户争夺战,是开发者的争夺战。虽然不至于你死我活,但谁都在尽力赢取用户
  2. Google vs. Amazon: 有两个点,一是未来smart home的争夺战,Google Home vs. Echo,双方都在通过智能音箱全力划(新)地盘。apple 虽然也有音箱,但由于 iphone 的强势,音箱不用作为主打,就基本锁定smart home重要席位。另一个是搜索,amazon 越来越成为买东西的go-to place,用户直接在amazon搜索商品,会很大影响google主营业务搜索的使用场景,而且amazon也在用心发展其ads服务。google推出的google express算是一个反击,直接针对amazon后院。
  3. Google vs. Microsoft:虽然现在不明显,但未来办公场景中,google doc/sheets/slides 与 office 或有一战。office 所代表的办公业务占 Microsoft 营收约 1/3,Microsoft 定强力 defend。而google目前最强大的武器还是免费?
  4. Google vs. Facebook:尽管都靠着ads,但这个领域暂时不至于正面对抗?更多的是一起抢其它渠道ads的份额。

都不是省油的灯。

尽管整个派在变大,但竞争会越来越明显,参考五个天花板

Internet Trends Report 2018 和 互联网的天花板

【推荐读物】KPCB 一年一度的 report,今年5月出的 – Internet Trends Report 2018 ,294页的看图说话

互联网作为新兴行业,增长和发展是主旋律。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几个天花板:

  1. 一个天花板在report中已经说明 – 互联网人口的增长极其缓慢。新手机出货量没有增加… 全球已有一半人口纳入互联网…,加上如此之大的基数,互联网人口高/新增长时代已经过去
  2. 另一个天花板是时间。虽然目前互联网用户每人所花时间还在增加,但天花板很近。一天 24 小时除去睡觉,这是铁板
  3. report中花到很多时间谈的是基于互联网的主流应用,电商、广告、共享、企业云等等。当这些应用形势脱颖而出,我们能看到它们各自的高速增长(本身这些形式 superior than others,加上头部效应)。虽然其它应用类型会被继续挤压,但受到 1&2 的限制,主流应用的天花板并不远,我们今年或近两年内会看到用户数/用户时间等数据的增长放缓(主流市场美中欧的放缓offset by 南美东南亚非洲等的增长)。
  4. 第四个天花板是用户可支配收入。随着互联网范畴内的消费占比增加,这个天花板迟早来临,但现在和未来几年内应该还是属于高增长。尤其是头部应用,虽然受3的天花板限制,但单个用户价值会增加很快。
  5. 第五个天花板或许来自政府监管。对于隐私的保护,对于一些应用的限制等。

 

Uber 和 Lyft 增加的城市交通里程数

今天读到一篇关于 uber 和 lyft 等 Transportation Network Companies (TNC) 的分析 – The New Automobility: Lyft, Uber and the Future of American Cities

文中提到了一些很没有让我惊讶的分析,在这里分享一个

  • uber 和 lyft 会增加出行所经历的里程数。逻辑大概是:假设原先自己开车距离是3公里;现在用网约车,司机在接送两单过程中会有额外的交通里程。
    • 如果原先的自驾变成网约车,将增加 58% 的里程数
    • 假设原先出行方式是20%自驾,20%打车,60%公共交通 – 转变成100%单人网约车,文中给出了增加 180% 里程数的理论模型。
    • 假设 50% 的订单是共享网约车,65%的行程共享 (以及 13% 的订单有三人及以上共享80%行程),将增加 120% 的里程数

没有惊讶是因为,uber 和 lyft 本身不会减少出行需求,反而降低私家车出行的门槛,自然会使交通里程数增加。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整体出行需求

但这不是问题的全貌。

uber 和 lyft 等公司最大的环保/交通贡献应该是减少汽车保有量。通过增加车辆使用率,减少整个人类社会所需要的汽车数量。同时,车辆一直在路上跑,需要停车的时间减少,整体需要停着的车辆较少,对缓解城市停车压力很有帮助,更有效地利用城市空间

并且,当共享网约车比例增加,将大幅提高对于主要干道的利用率即使里程增加,城市交通堵塞的感觉也会减少。大部分增加的里程出现在原本使用率较低的道路。

另一方面,在之前的blog也提到,这是另一个城市交通管理网络。把原先不易管理的私家车纳入整体智慧交通 (原先 google maps 等地图软件也可能做到)。

还有一些分析,比如在大城市的集中度,参加原文

需要带着 critical thinking 来看。

Apple’s Private Equity Play

private equity的主要投资行为,表面上看,就是把一个东西买过来,整一整,再卖出去。

作用在现金流充足的公司身上,PE firm可以借大量debt,买下公司,用公司的cash flow换interest和principle,捣鼓几年上市退出或者卖给其它机构等。这就是LBO (Leveraged Buyout)。

作用在real estate身上,也是很intuitive。地产本身就是有较高负债,稳定现金流属性。买来一个hotel/casino/写字楼之类,或者买一系列的项目,整体调整改善,最后打包退出。这也是blackstone明星业务之一。

在private equity里,改动了多少,保留了多少似乎不是主要的问题 – 那个是哲学家的忒修斯之船(ship of Theseus)。

下周二,苹果的三款新手机即将发布。可能分别叫iPhone XS Max, iPhone XS, iPhone XC… While apple和iphone有很多可以说的点,这跟PE有什么联系?

在我看来,trade-in iphone对于苹果来说,就是买来一个资产,更新升级一下,装上新操作系统,再卖出去。

这或许不像买一个company或者买一个hotel这么straightforward – 但think of iphone as separate and reusable modules;或者更进一步,把苹果买回去的iphone想像成各类元素(金属,非金属)。就像real estate PE里,最里层的,就是那一块空间的exclusivity。

所以新买来的iphone或许不是trade in给apple的iphone,但理论上,you are getting a set of similar metal/non-metal elements。

It’s a good business.

智慧城市之交通

一个高度互联的城市交通系统似乎并不遥远。

昨天post里的地铁系统已经是智慧交通的很好体现,主要的数据包括(谁)在(什么时间)(什么站)进入,(谁)在(什么时间)(什么站)出;还有地铁自身运行的数据。

公交车 – 公交车自身的互联已经不新鲜,每个车在什么位置,距离每个站多久多远等等,都已经很自然地融入现代城市交通;下一步,手机或别的入网方式上车即可获得(谁)在(什么时间)(什么站)上车的信息;下车信息似乎不是那么intuitive,方法之一可以是通过手机与公交车主体和车站主体间的联通来判断 – 链接断开即下车,并与车站配对,配合下车门处的检测提高准确度。

自行车 – 不用说,共享单车时代以后,互联互通+GPS,智慧交通完全不成问题。

出租车/网约车 – 不用说,uber时代以后,互联互通+GPS,智慧交通完全不成问题。

私人车 – 下一代汽车的系统将轻松实现互联互通+GPS。车联网也是自动驾驶的构想之一。下一代汽车应该是堪比智能手机甚至更强大的终端,因为它可以移动,甚至是家用机器人时代的开始。

再插一句,即使非智慧机动车可以存在很久,现在城市内对于车牌的锁定相当简单。总归是要停车的,停车的网络联通起来,配合道路摄像头,一样可以纳入智慧交通网络。

飞机火车轮渡不用说,ez。

于是,似乎只剩两种不智慧的出行方式。

一是步行。那只有道路上的摄像头可以识别+定位了。此时墨镜+口罩+帽子的组合似乎是较难突破,难以强行把这样的行人加入智慧交通。(或许以后可以通过常出没的区域和身上的衣服识别;衣物购买记录 -》衣物组合库)

二是不足以智慧的自行车电动车等等。虽然可以强行提供智慧版本,但难以不让非智慧车辆上路。于是和步行一样,需要通过摄像头识别+定位。

这大概是高度智慧的城市交通网络基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