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thetic Biology and Microbes

分享一篇New York Times的文章

Scientists Are Retooling Bacteria to Cure Disease

synthetic biology + microbes -> a novel class of medicine

随着人类对于微生物(组)在自己体内作用的理解更为深入,对于DNA engineering运用愈加熟练,这一天已经很近了。

在以后的历史书上,或许会记录下2010s是标志性的起点 – 我们掌握了CAR-T,把自己的T细胞engineer作为药物。在我看来,人类体内的微生物抑或是T细胞,本就已经是不可分割的部分,从某种角度来说,engineered microbes和engineered T-cells很是相似。

有一点区别,目前的CAR-T是自体的,需要病人提供自己的T细胞;而engineered microbes完全off-the-shelf;未来我相信会解决异体CAR-T的问题,但至少现在来说,这一点engineered microbes更有药物属性 – a difference between therapies and medicines。

未来或许会发展出一种从超市直接买的 – 营养品/保健品 or 饮料…

anyway,这是biotech/life science无比sexy的十年,在我眼里。

 

文中提到,”You can’t overestimate the impact of the microbiome work” – Then you cant’ overestimate the impact of a mix of engineered microbes。祝福相关公司,感谢所有推进人类进程、拓宽人类边界的努力。荣幸。

Reading List 上线

今天上线了reading list页面,先把之前微信上发过的2016和2017年读书小记里的书放上去了。今年的读书小记也在准备着,计划15-18本吧。

今天还想聊聊几点我对书的看法。

首先,文字是人类无与伦比的发明之一,是人类积累盈余知识的关键起点。大多数写下来的东西更精炼,更深思熟虑。knowing that写下来的东西可能被保存很久,被很多人看,会是作者更慎重、更花心思地准备写作。

在大部分情况下,微信里的文字总是比语音要更高效,对于接受信息一方而言。理论上来说,图片和视频比文字包含的信息量是要高很多数量级。但高效地使用文字,是我们训练了千年的技能;图片也算比较熟练,尤其现代人类对于infographics的运用又上了一个台阶,使得图片的信息传递效率提高了很多;但视频作为比较新的载体,似乎还在发展初期,相信它会成为新一代高效率信息载体。

一个我选书的规律 – 我似乎偏好那些作者已不在世的书。经过历史沉淀是一方面,流传下来的应该比创作出来的所有书的平均水准要高。另一方面,我似乎更信任这些书 – 我信任那些要把自己最精华的思想留给后人的作者。我不否认书在当代就应该有价值,但平均而言,想着要把书流传下去的作者平均水准会比所有作者的平均水准要高。或者说我是更喜欢读相对无私的书?anyway,这是我觉得书籍中的bias,所以按照这样的逻辑,应该是能找到更有趣更有价值更不一般的书。

2016年及之前,也没有很在意中英文这个问题。2017年开始,更加注重原版 – 如果原版是我能读懂的,我很坚持地要去看原版 (也就只能看懂英文和中文…)。我觉得这更能贴近作者的本义,也防止翻译中的loss of information之类。我也承认,有一些翻译的人是很厉害的,有的翻译甚至能给书加上一层厚度,二次创作。但平均来看,还是原版更值得一读。一种语言就是一个社会;有些独特的文化,只有借助相应的语言才能准确表达;哪怕一个词语的消失,也意味着文化的一角缺失了。

Argentina and International Lending

以阿根廷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市场的货币危机这几周愈演愈烈,阿根廷8月30日把benchmark interest rate从45%提高至60%来defend货币贬值。从4月到现在相对于美元贬值了接近一半。

from Bloomberg –

碰巧,最近在读索罗斯的The Alchemy of Finance(还没有读完),觉得很多dots可以connect起来;international banking也只是近50年的事(1970s是boom的开始);在这里放一些书中节选(目前读到第五章),international lending相关:

  • Flush with funds, they(指banks) became aggressive lenders, and they found plenty of takers.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without oil sought to finance their deficits by running up large debts; those with oil embarked on ambitious expansion programs, which they financed by borrowing on the strength of their oil reserves
  • It is amazing how little information borrowing countries had to supply in order to obtain loans. Lending banks did not even know how much money the countries in question were borrowing elsewhere.
  • Debtor countries preferred to deal with commercial banks rather than go to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when they were in balance-of-payments difficulties. Unwittingly, commercial banks took over one of the functions that the Bretton Woods institutions – the IMF and the World Bank – had been designed to fulfill
  • In retrospect it is obvious that the borrowers spent the money unwisely. At best they built white elephants like the Itaipu Dam in Brazil; at worst they spent it on armaments or used it to maintain unrealistically high exchange rates as in the “southern cone” countries of Argentina and Chile
  • The boom kept the demand for energy growing. The OPEC countries grew richer and less in need of current income, while negative real interest rates made it more attractive to keep oil in the ground than cash in the bank. This provided the setting in which the disruption of Iranian production in 1979 caused a second crisis and a second jump in the price of oil. This time the response was different. Inflation had become a dominant concern

合理的borrowing/lending本是好事,怎么花这些钱,是需要考量的事。

另外,一个responsible lender不应该硬塞大量钱给没有准备好的人/国家。

 

P.S. 将新开一个关于书的section

 

Ankle Monitor

昨天聊到的smart shoes,很自然地联想到美国常用的monitoring ankle bracelet – 戴在脚踝上的GPS监视器。使用场景.. 比如用于禁止佩戴者进入特定区域,但相比于监狱总归是更自由的选项。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从2005年至2015年,美国针对accused and convicted criminal offenders使用中的跟踪仪器数量增加近140%

这类device的使用是另一个社会话题。

这里想说,从smart phone到smart shoes到ankle monitor,它们之间的区别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么

毫无疑问,是否自愿是很重要的区分点。这个自愿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虑:device和信息。先说device:或许一二十年前,不带手机出门也没有什么问题,这是真自愿。但到了今天,我highly doubt不带手机的可行性。这一代人每天有多长时间会距离手机1min-walk距离之外?从这种程度来说,手机和鞋已经相当接近,虽然理论上我们自愿带手机自愿穿鞋,但实际上,这和ankle monitor的佩戴频率基本没差。那自愿只能体现在信息自愿,即用户选择信息给谁,拥有哪种级别的信息多长时间等。这与欧盟的GDPR(通用数据保护条例)逻辑类似。这是把smart phone/shoes与强制佩戴和强制传输信息的ankle monitor区分的关键。

(那反过来说,没有类似欧盟GDPR保护的地区,是否smart phone/shoes本质上和ankle monitor有类似功能?)

另一个我觉得相关的问题,是an average user经过reasonable的公开资料学习,就可以理解、修改这些device的能力。这看上去跟上面的话题关系不大,但我觉得这是一个信任基础,即 – 如果我不信任你,我可以自己做,或reverse anything you have done的能力。这个信任的基础更直接的来源于震慑,而不是我真的要自己做。举一个例子,一群人中有一个人专门负责提供做饭服务,为什么其余的人可以信任ta来提供这项服务?或者相信ta不会通过做饭再take其它advantage(除正常做饭服务回报外的advantage)?所谓震慑,即 1) ta知道,如果ta做了那些事,其它人可以easily提供类似的做饭服务,或自己做饭;2) ta也知道,即使ta有某些菜很好吃,别人有一定程度依赖,但这是reversible的,不是permenant的。正是有这样的“震慑”存在,其它人可以放心让ta提供做饭服务,knowing that 由于震慑,ta做其它事情是unreasonable的。

可能也没有讲清楚。

但我觉得这个信任基础会是一个问题,以后会再有机会讨论。在人类分工日益精细的今天,有太多task是一个人究极一生也无法一人完成,“护城河”越来越宽,越来越多隐形monopoly被designed,“震慑”越来越少。很多时候,这个natural的天然的信任基础相当薄弱,我们不得不用明文规定或其它行政方式来加强这个信任基础,我把这些加强的方式称为“unnatural”的信任基础。still,fb和google等很大很有自我要求的公司常被challenge。这仅是信任基础薄弱集中表现的一个领域。

这篇post思路滑的比较远,也牵扯到应该花很多篇幅才能说的东西… 等下次再revisit

Negatives of Advances? Another Thought on Electric Cars

今天在走路准备过街的时候,碰巧几步之外的一辆停在路边的车正启动,中间隔了一辆车。这是很普通的一件事,nothing special。

但同时,我想到,我第一时间意识到附近有车是因为它的发动机声音 –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内燃机)。所谓的传统汽车噪音,反而在视觉死角senario下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试想技术进步后的EV(electric car,电动汽车)可以悄无声息地启动 – 很酷,无噪音,在大部分情况下绝对是desirable advances.

但是否在另一些情况下,这样的advances带来的negatives(假设.. 撞上了)会抵消正面的价值,尤其当负面价值远大于正面价值的时候:

expected value = 1% * -100 + 99% * 1

这里的1%,-100,99%,1都是hypothetical,只是简单说明这个问题。科技进步中,我们希望降低负价值发生频率(1% -> 0.1%),提高正价值发生频率(99% -> 99.9%),减少负价值(-100 -> -50),提高正价值(1 -> 10)..

当然这些问题不会如此简单;这是我觉得EV时代可能获得关注较少的一类问题,之一。

沿着这个话题往下,我想到 – 上述问题是不是EV发展过程中的暂时性问题,即技术未完全成熟的现在才需要考虑。假设在未来optimal情形下,这个问题不会存在,那可能的solution是什么?

由于在这方面了解还不多,我把以下内容称为臆想:未来的optimal情形下,everything is connected。假设手表是人人都有的终端,那周围信息可以汇集在一个distributed network,在手表上集中体现,比如闹钟一样的手表震动提醒(或恰到好处的电流提醒?)

Note: 这里描述的是,如何取代人在内燃机时代可以获得的声音信息。如果为了防止撞行人,现在autonomous car的radar/camera等系统是很重要的讨论方向,但不是这里的重点。

沿着这个思路往下,又想到 – why smartwatch?虽然未来optimal情形可以假设人人都有且人人每天都戴.. 但,更好的载体?what about shoes?

普及率更高,虽然需要更新(或许给阿迪耐克等100年,加上科技巨头提供技术支持,新终端 – smart shoes,可以有很高普及率)。阿迪耐克等可以in-house,中小型鞋子厂商可以用第三方,政府可以subsidize。鞋子可以给行人更直接的提醒。

或许这实际上永远不会economically makes sense。smart shoes也不是新鲜概念,背后问题也很多,但still possible,next era大众科技消费品candidate。(限于开头讨论的问题)

Weakest Part of Mobile Internet Security – Sim Card?

8月中旬回了一趟国,在飞回湾区的飞机上发现我美国的sim卡不见了。每次来回travel都会有换sim卡这个过程,但找不到sim卡还是头一回。

That’s when i realized – sim卡是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最薄弱的安全环节。

其实很简单,电话号码正成为身份验证的最关键步骤,中美都一样。很多手机上的app已经抛弃用户名密码的组合,改用手机号码和验证码的组合。

这个转变也是配合着在过去几年手机本身的安全性能越来越强大(比如FBI都很棘手的iphone,没有密码就是打不开,而且每次试错密码锁定时间越来越久)。我也是用iphone,所以就围绕iphone来说。密码本身固然强大,但保护的只是bit level security,而没有atom level security。什么意思。atom level简单说就是现实世界。比如通过监控摄像获得用户输入的密码等,iphone即使再强大,也保护不了用户的手机内容。于是应运而生了指纹系统,可以在公共场合避免输入手机密码。很明显,指纹信息也可以有方法获取,国家层面也留有很多指纹信息。之后又有了faceID…

总之,iphone本身的安全性毋庸置疑,从bit和atom level都考虑了怎么保护用户手机,也从另一方面支持了手机号+验证码的登陆方式。手机号+验证码不仅是登陆方式,也是很多app最根本的权限,有了这个组合拥有修改密码不在话下。

那既然iphone这么安全,漏洞在哪里?我觉得就在sim卡。

把别人的sim卡拿来插到自己手机,通过验证码可以获得巨大权限。不过苹果还有AppleID这一手,需要在已有device上验证。but still,这是我觉得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大的安全隐患。

今年9月的新一代iphone不出意外,会有一些系列支持双sim卡,会减少换sim卡的操作,更不用担心sim卡丢失。还有今年,或者以后将推出的eSIM卡 – 这将是解决这个环节漏洞的杀招,把sim卡的atom属性转变成bit。

但是,传统电信供应商怎么play the role,商业形式会是怎样,还是有待解决的事情。

 

拼多多的逻辑

今天拼多多发布了第二季度财报。

之前没有很了解,不过一直印象不佳。

今天简单地读了读财报,还是想看跌。

但这里不是想说这些,而是想说我对拼多多逻辑理解的更新。

原先我以为拼多多是跟淘宝或京东类似,电商嘛,卖东西,平台上所有交易乘上一个百分比,就是主要的revenue来源。

然而,并不是,或者2018年的拼多多不是。

在我看来,它更像是an effective way to reach原先还没有适应移动互联网生活的中国用户,大多可能在3-5线城镇。它是放到这类3亿用户面前的广告牌和购物杂志。它的revenue,在于marketing & ads。

它可能还有其它的一些战略价值,比如对于腾讯,拼多多展示了小程序的威力。但我是觉得,拼多多真正的价值,对于社会,可能是将这一批人纳入了新经济体系。It’s all about being connected. 电商是新经济体系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拼多多似乎可以扛起这个重任。或许未来拼多多是一个被遗忘的app,但它确实让一大批人更加融入新的经济形态。

这里也可能是我过度解读了。只是读了一些财报,没有更深入研究。

Square +6%

这周Nasdaq一再新高,周一站上8000点,今天上了8100,一片欣欣向荣。

square是我2017年7月底入的一只股票,今天怒涨6%,成为了我的第一只税后3倍tech股(assuming 15% tax rate,约税后+200%)。回报的base是17年7月底第一次买入,之后有加仓,average cost约36.

以前也有过想记录一下对公司的看法,趁着本站(shiqiv)刚开的热乎劲,就想规划一下,在这里开一栏专门写。

其实也没系统地认真地想过,但square确实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公司。于是乎,今天晚上又大致浏览了一遍我目前比较喜欢的股票。

尽量作为一个旁观者的话,我也想给他们分分类,看一下自己是怎么想的。

试了几种思路,目前找到一个按预期回报的分类方法,把我目前喜欢的公司分成三类

  • 预期回报 66%及以上
    • 高成长,潜在disruptive,暂时不需要盈利
    • 但也可能走上lending club,gopro的老路
    • 这一类的包括Square
  • 预期年回报24%-66%
    • 我会觉得暂时undervalue,and/or有强growth前景
    • grow不起来也有当下比较strong的业绩或业务
    • 例如2017年入的高通,还有今年入的celgene
    • 但目前就average cost来看,还没有完全达到(买入的点很重要)
  • 预期年回报12%-24%
    • 较stable,体量可能比较大,可以放心做长期股东,但不是夕阳产业,有一定growth属性和潜力
    • 平均跑赢大盘就行的 – 虽然目前大盘就很猛了,理论上跑赢也很难
    • 但投资也是图个乐,学习行业学习公司历史和发展
    • 归入这一类的如merck和bms(癌症免疫有未来)

这么来分不一定科学,第二类和第三类也比较接近,还有一些回报跟公司描述不匹配。

但可以慢慢再改进嘛。也是让自己多想一步,double check一下为什么要入这只股票

所以 –

我会在shiqiv里另开一栏记录一下对公司的看法

今天起入股票前先分类

 

 

btw,为什么选了66%,24%和12% – assume 15%的tax,和一些损耗,66%*0.85/1.02=55%;24%*0.85/1.02=20%;12%*0.85/1.02=10%,这几个数字看着顺眼。

Membership Exclusivity

之前说到的会员会费是广义上会员的一种。

当有一天,像上一篇那样的寡头membership bundle将要形成,每个核心集团可以让用户很难不进入自己的体系,但很难做到让用户仅使用自己的体系。很简单的类比(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交会费的membership),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体系渗透率很高,但它们也无法让用户抛弃另一个体系。

当下的我们,至少可以很自由的选择进入付费会员体系,我可以同时subscribe Netflix和HBO,WSJ和NY Times, etc… 这看起来像是废话,最正常不过。但我可以想象未来有一天,会员体系之间overlap极多(比如视频影片库一样,当季的原创剧类型剧情类似),同时拥有两个大体系会员的成本很高,加上其它一些条件 – 很多人将只能进入一个体系。

“只进入一个体系”这个概念似乎需要一段时间来理解。我现在想到比较类似或许是电信服务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有一个手机号,意味着需要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中间选一个(在中国,一开始往往不是自主的选择),或者在AT&T/Verizon/T-mobile等中间选一个。我们并没有看到中国通讯服务商有什么具体举措,但在美国,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通讯服务商开始运用起它们membership exclusivity的优势。我们可以看到的一种未来 – 以它们为核心进行membership bundle,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etc…

当然这些建立在没有监管介入的基础上;我只是觉得naturally会有上述的可能。

如果沿着这条路往下想,通讯服务商并不是最强力的基础核心。从持有成本的角度考虑(持有两个号码也没有那么costly),更强力的基础核心我想到了住房。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美国的apartment为背景,如果把apartment的rent直接当作会员体系核心会费,bundle一下,绑定Netflix,Amazon Prime等… 作为住户(用户),只是看到每月账单的上一个总数…

把real estate的exclusivity放大成membership exclusivity,这是我能想到最强的exclusivity。

Membership Bundle

会员会费这个商业逻辑存在和普及已久;会员的边界往往也是公司业务的边界

一个企业如果业务简单的话,基本就是一种会员,如Costco,Nextflix等

业务线较多且可以分开的企业,可以设置多种平行会员。在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腾讯的qq会员系统和各种钻。Amazon在单一Prime会员的基础上,发展了多种平行会员:amazon fresh,music unlimited,kindle unlimited等(amazon video理论上也可以推出一个);amazon prime作为体系的核心,可以是其它会员的前置条件(amazon fresh会员必须要是prime会员),也可以不是(amazon music会员可以不是prime会员,但prime会员有20%折扣)

然而,绝大多数企业还是依靠单一业务。可以预见,拥有较强实力的企业(较大流量,但不是最大)可以作为核心,联合其它企业形成bundle,扩展customer base,提高话语权。如果合作方实力也较强,即强强联合,比较好的出路是在互相吸取不重叠的用户后,合作好聚好散。如果是比较明显的核心+依附模式,可以看到1. 收购的可能,2. 合作前期依附方受益明显,中后期核心方获得大部分收益,或者开发出类似业务线直接竞争,合作停止,3. 变得不像独立公司,不能与另外的核心合作,没有“外交权”(附庸式合作企业)。

对于已有平行会员的大型企业,或许会考虑把业务线再单独拎出来分拆上市,股权控制是一方面,通过整体会员体系的链接将更efficient。

在我想象到的未来,会员会费依旧是主流,各类membership bundle将习以为常。每个经济体里有那么几个大的umbrella,各自有各自的bundle形式,可能是单核心+拆分出的子公司/附庸式合作企业,或者2-3核。体量和业务最大最广那一级的集团或企业将依此收获极大利益,获得远超自身企业边界的影响力。